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百十弦歌不辍 前路再启新篇
文章来源: 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05 点击:593次

嘉应学院东校门、百年纪念大楼。(吴腾江 摄)

●本报记者 吴海清

通 讯 员 嘉 宣

周溪河畔,梅子岗上,巍巍学府,傲然屹立。踏着岁月的滚滚洪流,叶帅故里·世界客都唯一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嘉应学院将于今年11月8日迎来110华诞。

近日,记者踏进嘉应学院,回望她1913年创办至今,弦歌不辍的办学历程,近距离感受该校的发展新貌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新力量。

文脉绵长 兴学育人

1898年,在维新思潮推动下,著名女诗人叶璧华创办了梅州第一所女子学校——懿德女校。1913年,懿德女校和崇实女校合并,嘉应学院的前身——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由此诞生,校址选在今天梅州老城区的周增路培风书院原址,在“文化之乡”梅州大地上揭开了女子师范教育的历史篇章。

1924年,以著名教育家廖道传为首的梅州地方人士,在梅城东郊天字岃兴办早期的嘉应大学,虽因政局动荡,历时三年即停办,但实开岭东高等教育风气之先,是嘉应学院重要历史文脉之一。

1936年秋,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升格为广东省立梅州女子师范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缓解了梅州各县小学师资紧缺的压力。次年秋,广东省立梅州师范学校(男师)创办。1949年,男师和女师合并为“广东梅州师范学校”,1970年更名为梅县地区师范学校,校址选在饶公桥畔。

1978年春,梅县地区师范学校首次招收师范大专生,开启专科教育的崭新一页。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嘉应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1985年4月,在各界人士的倡议、积极努力下,嘉应大学复办。为整合办学资源、提高办学质量,且嘉应师专与嘉应大学毗邻,均为专科层次的高等学校,1988年秋,经省政府批准,两校合并办学,统称“嘉应大学”。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无数梅州乡贤奔走呼号、捐资献智,无数学校前辈先贤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无数嘉应学子团结进取、拼搏努力,嘉应学院从一棵破土而出的幼苗逐渐长成参天大树,实现多次飞跃。

2000年3月,教育部发文批准,嘉应大学与嘉应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定名为嘉应学院。2001年,梅州师范学校并入嘉应学院。2003年,梅州市卫生学校并入嘉应学院。2006年,嘉应学院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学校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并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正稳步迈进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阶段。

以师为范,教书育人。嘉应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545人(正高职称146人、副高职称409人、博士41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创新拔尖人才”“南粤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青年教师”等教师一批。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陈金龙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荣誉教授,以及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

风雨兼程,坚韧不拔。虽经历了动荡年代,学校多次搬迁、合并,但“嘉应人”始终坚持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办学精神,在110年的发展过程中共培养了30多万学子,在各时期各行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批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运动,例如曾任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教师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古柏,曾担任嘉应大学教师的地下党员陈志莘和嘉应大学毕业生、无产阶级革命家、后来担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张中,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生、杰出的梅县妇女运动先驱、隐蔽战线领导人、后来担任北京师范学院院长的李雾仙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征途漫漫,大道不止。嘉应学院经历了65年的中师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和23年的本科教育历程。如今的嘉应学院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机遇,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国际”的办学宗旨和“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办学特色,不断弘扬“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精神,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