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和游客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观看提线木偶戏表演。(林翔 摄)
●本报记者 刘晓娟
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东汉剧、客家山歌、杯花舞、提线木偶戏等表演定期轮番上演,不少“粉丝”早早定好行程前往观看;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2022级专修班下学期课程已经开课,毛里求斯当地华人和群众在“云课堂”学习广东汉剧唱段、身段表演,热情满满;“苏区融湾·文旅助力”2023百万老广自驾游梅州活动分批次开展,梅州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新年伊始,梅州聚力擦亮“世界客都·长寿梅州”品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的“丰厚财富”,对客家文化的保护传承不断创新“出圈”。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呵护城市的底蕴和根脉。2023年1月底,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荣列其中。对于梅州来说,这是客家文化传承发展长河中的一座里程碑,也必将为梅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回望2022年,除了成功创建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市还获授“东亚文化之都”,新增6项省级非遗项目,完成了红四军纪念馆、熊锐故居等30处革命遗址和一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第十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春闹》等2个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创排了《章台青柳》等大型汉剧,制定了广东汉剧振兴发展意见……一张张底蕴深厚的文化名片焕发出新时代光彩,让“世界客都”梅州更具魅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标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广东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梅州奋跃而上、加速奔跑,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繁荣文化事业。
时间新故相推,实干接续发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扎实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擦亮特色文化名片,加快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努力开创文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张灼明表示,今年我市将全力以赴高水平办好“2023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梅州活动年”系列活动,乘势而上高质量抓好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同时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工程,持续推进梅州围龙屋、汉剧申遗,争取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升梅州的人文魅力、城市活力和文化软实力。
九万里风鹏正举。源远流长的客家文脉赓续焕新,更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动能强劲,高品质的文化供给必将为梅州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实现高质量振兴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