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规上工业增加值比增15.2
文章来源: 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11 点击:742次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认真检查成卷铜箔表面。(吴腾江 摄)

●本报记者 黄 科

 郭力栋

1月至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211.04亿元,比增15.2%,增速比全省高3.1个百分点;五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79.74亿元,比增15.6%……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做大工业和实体经济,积极化解疫情、电力供应紧张、能耗“双控”等不利因素影响,推动产业集聚、绿色发展和特色发展,全市工业经济呈现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主力军”作用凸显

立冬时节,记者在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梅县区白渡镇的高性能铜箔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这里是火热的施工景象,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忙着建设厂房。

“计划投资21亿元、分两期建设的嘉元科技园3.1万吨/年高性能铜箔项目,将于年底逐步投产,2023年底全面投产。”嘉元科技副总经理杨剑文告诉记者,该公司近年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设备、加大营销宣传等措施,推动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实现产销两旺。“今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19.8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4亿元。”杨剑文说。

同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宇电子(梅州)有限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也交出了满意“答卷”:产值、利润、税收均大幅增长。“主要动能来自国内市场的逐渐回暖,公司订单充足,新上覆铜板产线产能释放,前三季度实现总产值14.27亿元,同比增长58.56%,实现税收6623万元。”龙宇电子董事长陈建新说,展望第四季度,该公司将充分利用好“广东省高频高速覆铜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坚持技术创新,注重品牌建设,对实现年度目标充满信心。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市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五大支柱产业“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实现增加值179.7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5.2%。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表现最为抢眼,实现增加值33.98亿元,同比增长31%。

县域工业有亮点

五大支柱产业在共同发力的同时,县域工业经济也呈现转档升级的发展态势。1月至9月,全市8个县(市、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36.36亿元,同比增长17.6%。累计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县(市、区),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梅县区、蕉岭县和梅江区,累计增速排在前三位的是兴宁市、平远县和蕉岭县。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产值达8.28亿元,同比增长69.3%,比去年全年产值高0.88亿元。”兴宁市装备制造企业广东金雁电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炼告诉记者,近年来,该公司深化技术改造,共投入6000多万元对全链条生产设备进行升级,实现生产经营历史性的突破。“预计今年全年产值突破10亿元,力争成为兴宁第一个产值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

“今年1月至9月,兴宁全市7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81亿元,同比增长34.98%;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2.76亿元,同比增长24.6%,前三季度增速在梅州市排名第一位。”兴宁市科工商务局局长张小海表示,兴宁围绕加快构建“1331”工业发展新体系,坚定不移实施产业提升工程,通过强化工作举措和政策支持,狠抓“小升规”、增资扩产、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梅县区通过大力发展高端铜箔、机电制造等产业集群和发挥园区平台载体作用、深化暖企惠企行动等举措,推动实现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6亿元,同比增长17.1%,总量居全市首位。

优服务培育新动能

“前三季度的工业经济发展形势比较乐观,完成年度总体目标可期。”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丘东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坦言,梅州工业在向好的趋势中也存在创新力度不够、产品特色化水平不高、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等问题和不足,政府部门要努力引导全市上下树立实体经济立市、发展工业经济的理念,出新招、出实招,为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大活力。

丘东涛建议,首先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金融服务水平,维护市场秩序,为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立足实际,把握发展新特征,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若干先进产业集群;同时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科技创新主动性,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距离全年“成绩单”交卷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梅州正奋力冲刺,确保交出高分答卷。“积极克服电力供应紧张、能耗‘双控’等因素制约影响,以更加有力举措开展各项工作。”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市工信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研判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机遇,加强工业经济的运行和预警监测,强化抓项目投资力度、抓园区效益提升、抓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抓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举措,推动全年工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科学谋划明年的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为来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